很多考生错题本 “只抄题,不复盘”,沦为 “错题集” 而非 “提分工具”。某高考 680 分学霸用 “错题本 3 步法”,2 个月内数学错题率从 30% 降至 5%,具体做法如下:
步骤 1:错题 “分类记录”(每天 20 分钟)
1. 本子格式:按 “题型 + 错误类型” 分区,每道错题记录 5 项内容:
题干(简化) | 错误答案 | 错误类型(3 类) | 正确解析(关键步骤) | 同类题索引 |
求函数 f (x)=x³-3x 的极值 | 算错导数,得极值点 x=0 | 计算失误(导数化简符号错) | ① 求导 f’(x)=3x²-3;② 令 f’(x)=0,得 x=±1;③ 判断极值:x=1 是极小值点,x=-1 是极大值点 | 见《真题分类卷》P25 第 8 题 |
2. 错误类型划分:
① 计算失误(如符号错、漏项);② 思路偏差(如没想到用韦达定理);③ 知识点盲区(如没记住圆锥曲线公式);
3. 记录技巧:题干简化(如只抄关键条件),解析只写 “核心步骤”,避免 “抄题浪费时间”。
步骤 2:错题 “定时复盘”(每周 2 次,每次 30 分钟)
4. 第 1 次复盘(记录后 3 天):
① 遮住解析,重新做错题,若能做对,标 “√”;若做错,标 “△”,在解析旁写 “卡壳点”(如 “忘记判断极值点正负”);
② 针对 “△” 错题,找 1 道同类题(从 “同类题索引” 中找),当天完成,确保 “掌握该类题”;
5. 第 2 次复盘(周末):
① 只看 “△” 错题,快速回忆 “解题步骤”,若能流畅说出,标 “★”;若不能,重新做 1 遍;
② 统计 “错误类型占比”,比如 “计算失误占 40%”,下周每天花 10 分钟练 “基础计算”(如解方程、导数计算)。
步骤 3:错题 “月度总结”(每月 1 次,1 小时)
6. 总结内容:
① 本月 “高频错误类型”(如 “圆锥曲线计算失误”),制定下月补弱计划(如每天 1 道圆锥曲线计算题为);
② 整理 “同类题解题模板”,比如 “导数极值题模板”“数列求和模板”,贴在课本封面,考前看;
效果数据:
7. 第 1 个月:数学错题率从 30% 降至 15%,计算失误从 10 分减至 5 分;
8. 第 2 个月:错题率降至 5%,思路偏差题从 8 分减至 2 分;
9. 高考:数学 140 分,错题仅 2 道(均为计算小失误),比初始 110 分多提 30 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