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考生一轮复习 “只刷难题,忽视课本”,导致基础知识点漏洞多,后期提分难。基础期重点是 “吃透课本”,确保基础题(占 60% 分数)不丢分,具体计划如下:
阶段目标:
掌握课本 “核心知识点”(如数学公式、语文古诗文、英语单词、物理定理),覆盖率达 90%;
基础题(真题中选择题 1-8 题、填空题 1-3 题、解答题 1-2 题)正确率达 90%;
整理 “课本知识点框架”,比如数学 “函数章节框架:定义→性质→图像→应用”。
每日任务表(每天 2.5 小时,分 3 段):
关键动作:
课本 “划重点”:用不同颜色笔标注 “高频考点”(如数学课本中 “黑体字公式”、语文课本中 “课后注释的实词”),避免盲目背诵;
每周 “课本知识点检测”:周末用 30 分钟做 1 套 “课本基础题”(从教辅资料中找),检测正确率,低于 90% 的章节重新复习。
案例参考:
某考生高三基础期忽视课本,基础题正确率仅 70%,按 “每日任务表” 执行 1 个月后:古诗文背诵覆盖率从 60% 提至 95%,数学课本例题正确率从 75% 提至 95%,一轮复习结束后基础题丢分从 30 分减至 10 分,为后期提分打下基础。
常见误区提示:
误区 1:“觉得课本简单,不屑于看”,认为 “刷难题才提分”。正确做法:基础期必须以课本为核心,难题是基础知识点的延伸,基础不牢,难题根本不会做。
误区 2:“背诵只记‘文字’,不理解含义”,比如背物理定理 “牛顿第二定律 F=ma”,只记公式,不知道 “F 是合外力、a 是加速度”。正确做法:背诵时结合 “课本例题”,理解 “公式 / 定理的应用场景”,避免 “背了不会用”。